这不是我说的:这代孩子已经“脑腐”了,寒假才是高发期

前两天,我去朋友家做客,看到了这样一幕:

朋友的儿子今年12岁,正在做数学作业,手机就放在一旁,屏幕里时不时传来短视频的背景音乐声。

遇见不会做的题目了,想也不想就打开软件,拍照搜题。

随后,将答案抄写到作业本上。

更让人惊讶的是,就连简单的计算题,这孩子也不愿自己做,而是询问手机上的智能助手。

朋友见状,无奈地跟我抱怨:

之前两口子工作忙,孩子一放学就去奶奶家写作业、吃晚饭。

老人对孩子比较溺爱,让孩子养成了边玩手机边写作业的坏习惯。

如今,只要不给儿子看手机,他就又哭又闹,发疯似的拿刀自残,别说完成作业了,连安安静静坐着都难。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个孩子:

脸色苍白,眼神没有聚焦,一离开手机就表现得坐立不安。

种种表现,不禁让我想到了牛津大学出版社选出的一个年度热词:Brain rot。

翻译成中文就是“脑腐”,指的是过度接触社交媒体和碎片化信息后,人的精神和智力状态会出现恶化,就如同腐烂了一般。

生活中,很多孩子乃至不少家长都觉得:“学累了,放松一下也没什么!”、“就玩一会嘛,能有多大事?”

可实际上,沉迷电子产品的危害,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测试:

研究人员分别让三组5岁的孩子在纸上画小人,结果发现:

每天几乎不看电视的孩子,画出的小人最完整、最漂亮。

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的孩子,画出的小人简单、呆板。

而看电视的时长和内容均不受限制的孩子,画出的小人要么断手、断脚,要么身体不完整或只有局部。

由此证明:

过多的屏幕时间会阻碍语言、社会和情感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孩子对世界、对社会、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力。

电视是这样,手机只会更严重。

《限屏教育》一书中就指出:

人的大脑神经发育,5岁前在“打地基”,6-18岁则是“建高楼”。

而在这两个阶段,如果大脑只接受电子游戏、短视频等这些简单的刺激,很可能导致大脑失去建立复杂神经元联系结构的机会。

而大脑中那些长期不被刺激的领域也会被默认为是“无用”的,进而不再发育。

最终导致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和认知水平等都大大受损。

自以为的放松,其实是在给孩子的大脑投毒。

之前曾看过一则新闻:

有个13岁的男孩,突然发疯似的用头去撞墙,脸上还不停地抽搐,老师拉都拉不住。

没想到,送去医院后,情况继续恶化,男孩竟然不会说话、走路了,还出现了智力衰退的现象。

经医生诊断发现,男孩患有免疫性脑炎。

再进一步探究,原来是因为男孩每天过度玩手机,导致作息不规律,身体过于疲惫,免疫系统出现了混乱。

其实,每逢节假日、寒暑假后,医院都会接收到不少出现中风、脑梗、癫痫等情况的孩子。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假期里孩子们过于放纵,沉迷垃圾快乐。

而电子产品看似让孩子获得了快感,变得充实,实际上却在腐蚀他们的大脑和心灵,让孩子沦为屏幕的奴隶。

心理学家安德.汉森在《手机大脑》一书中写道:“我们以为自己在玩手机,其实是手机在玩我们。”

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危害,也远不仅仅是损伤孩子的大脑,影响学业这么简单。

心理学家Bowen Tan曾发表过一篇论文,他指出:

因长期沉溺于短暂的渴望及幻想,一旦放下电子产品,人们就会感到巨大的空虚和内疚感。

近些年,不少孩子因为沉迷手机,心理问题频发,最终走上自毁、自伤的道路:

安徽一男生,在宿舍内给父母留下遗书:“你们去生一个更好的孩子吧,我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对不起。”

南宁一初中生痴迷游戏,手机被家长没收后,从天台跳下,坠楼身亡;

辽宁一初三女生,看直播时打赏了20万元,被父母发现后,因为愧疚和恐惧选择跳河自杀……

现在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乔纳森·海特甚至提出:

社交媒体对于孩子,特别是女孩的伤害,比新冠疫情更加可怕。

每天抱着手机点赞、评论的青少年中,有9%的男孩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女孩的抑郁率则超过了25%。

毕竟,一打开软件,各种乱七八糟的信息就会扑面而来:

刺激眼球的虚假新闻、不明真相的公众情绪、畸形极端的审美潮流……

长期接触这些,即便是成年人都会被负面情绪充斥着大脑,更别说那些没有足够分辨力的孩子了。

高分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就出现过这样一幕:

因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喜欢,有个青春期的女孩经常会在网上晒自己的自拍。

每次点击发送后,她就会焦虑地不断刷新。

看到只有零星几个点赞,女孩失落地删除了照片。

随后,她摆出更加夸张的姿势,用了更加厚重的滤镜,重新装饰了自己的照片,这一次,她果然收获了不少好评。

可还没有高兴几秒钟,便收到了一则充满恶意的评价:“你的耳朵还能更大一些吗?”

这下女孩的好心情彻底毁了,她慌乱地用耳后的头发盖住耳朵,为自己的“难看”的耳朵而伤心落泪。

有调查显示:

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孩子,习惯于把情感寄托在网络环境中,不懂如何处理现实的情绪,又极易受到他人负面评价的影响,这导致他们变得更加焦虑、脆弱和抑郁,甚至“带动”了自杀率的增长。

在不知不觉中,电子产品成了孩子心头的毒瘤,潜滋暗长,蚕食他们的自信和快乐。

时间久了,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轻则焦虑、抑郁,重则危及生命。

刷到过一则报告:

从2019年到2021年,青少年的总体屏幕使用量增加了17%,比之前四年增长得更快。

平均而言,8至12岁的儿童每天使用屏幕的时间已经从4小时44分钟上升到5小时33分钟。

而青少年(13至18岁)则从7小时22分钟上升到8小时39分钟。

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谁都没有办法将孩子与手机彻底隔绝。

但为人父母,我们有责任用智慧与担当守护住孩子的大脑,成为孩子与垃圾快乐之间的一堵墙。

对此,虎妈总结出了以下三点:

1. 约法三章,跟孩子提前商量好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场所

听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小人,他喜欢偷懒,贪恋即刻的快乐。我们不需要责备它,因为有它,我们才懂得休息,懂得享受。

只是有时候我们需要把它管理起来,让它远离诱惑,给勤奋和努力让出道来。”

人的天性就是追求安逸、快乐,孩子也不例外。

所以,与其一味禁止,不如画好底线。

提前跟孩子商量好可以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场所,而其他时间就需要远离屏幕。

比如,《连线》杂志前主编克里斯·德森,禁止孩子们在卧室使用电子产品;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则规定孩子们上学日的晚上和吃饭时间,禁止使用手机。

2. 改变娱乐方式,陪孩子寻找现实中的欢乐

一位15岁的博主@初三八班王南皓看到网上有人讨论“孩子沉迷于手机的真相”,但在他看来:

很多大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出答案,从未试图走进孩子的世界。

其实,每个人都有情感需求,孩子更是如此。

如果每天一回家就被问“作业写完了吗”、“这次考得怎么样”,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最终,孤独的孩子自然会认为“只有手机能够理解我、陪伴我”。

只有当父母能够让孩子看到一个更加温情的现实世界时,我们的孩子可能才不会再被困在那一方小小的屏幕中。

因此,平日里,父母可以多陪孩子出门走走,不需要去多远的地方,附近的公园、郊区的森林都是很好的去处;

可以跟孩子一起做运动,跑步、打球、游泳;

每周还可以留出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一家人一起做做甜点、聊聊闲天。

3. 善用正面反馈,帮助孩子戒断多巴胺

记得我儿子上初二时,有段时间迷上了手机游戏,每天背着我们偷偷玩到半夜两三点。

我发现后,狠狠数落了他一顿:“马上要中考了,不知道哪头轻哪头重的,还不如你 妹妹,小小年纪样样都比你强……”

没想到,儿子不耐烦地打断了我:“当然了,妹妹学习好还会弹琴,老师家长见了她都笑成一朵花。哪像我这种学渣,只有在游戏里才会被夸赞、崇拜。”

听了儿子的话,我愣住了。

其实,孩子想要被肯定、想要有价值又有什么错。

错的是他误把转瞬即逝的垃圾快乐当成了救命稻草,殊不知,他得到的只是最廉价的多巴胺。

于是,我给儿子买了一批纸质书,里面既有轻松的绘本,也有大部头书籍。

商量后,为他设置了一个小目标,每天睡觉前读5页,读完后简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都讲了什么。只要能坚持半个月,就送他一件小礼物。

每当儿子要坚持不住了,我和孩子爸爸就会发送“彩虹屁”,夸他总结得好,有毅力。

久而久之,儿子逐渐能从书中获得乐趣,游戏瘾也小了很多。

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安娜·伦布克在《成瘾》一书中说:

“我们所追求的多巴胺欲望,其实是自然演化中保留下来的一种机制,帮助我们在残酷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生存和繁衍优势。

但是,如果我们过度激活这种机制,当大脑习惯了一种刺激后,它就会变得麻木。”

马上就是寒假了,我们一定要警惕孩子沉溺电子产品,守护好孩子的大脑。

一开始或许会步履维艰,但只要坚持下来,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发现:

没有什么事情,比自律和坚持,更让人充满成就感;也没有什么快乐,比不断挑战自我,充实大脑更加让人兴奋。

点个赞吧,从这个假期起,和孩子一起放下手机,拥抱真实的世界吧。

发布于:安徽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