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钦先专栏(第78期) |我的一生追求与我们民族的圣神使命

来源:蒙格斯报告

概括一下这几十年,用一句话说就是“胸怀一个中心,秉持坚持三个基本点不动摇,最终实现两个终极目标,谓之我人生的‘132’历程”。

——作者在2017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

尊敬的夏德仁主席、王广谦主任、周书记、潘校长,与会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有来自全国二十余所高校的校长、副校长,来自全国54所高校、科研院所的70余位著名经济金融学教授博导、同仁,有近七十个银行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领导或代表,包括国有银行、民营银行、全国性银行、地方性银行及在华外资银行的代表以及来自国内各地和驻外机构的我的学生们和朋友们,还包括我的粉丝们和亲人们,这么多的人士精英不远千里万里赶来,前来参加这个盛会,这令我既兴奋激动,又忐忑不安,请允许我向在座的领导嘉宾、师生表示我崇高的敬意与深深的谢忱,感谢大家的大爱与包容。此外,我还要特别感谢刘鸿儒老先生,他以八十八岁之高龄,不顾大家的劝慰,执意要从南方辗转移至北京,准备来沈亲临盛会,亲自给我颁奖,终因最后一刻身体不适未能成行;如此的深情厚意,如此的关怀与关爱,如此的气度与气场,这令我异常的感动与感佩,万分的感悟与感谢,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与祝福。我还要特别感谢省政协夏德仁主席欣然同意拨冗前来参加盛会,并亲自为我颁奖,如此的亲民接地气,如此的深情厚谊,着实令我欣喜与激动。我还要感谢过去十多年来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对中国金融事业、金融教育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义举与善举,以及她所发挥的深远影响,极有远见卓识、极富引领与导向性;也感谢基金会理事长许均华先生前来参加盛典。感谢林毅夫先生、李扬先生及许多高校等发来的二十多封贺信。还要感谢社会各界、前辈经济金融学家、领导同志、著名资深经济金融学家、金融业界、学术界同仁、著名画家、书法家、白门弟子以及粉丝们凡一百一十八位的题词及印章所代表的深情厚谊!

今天的盛会对我个人无疑是十分光荣和意义重大的,但我更想强调的是这一盛会更是一种见证,它代表着、象征着过去四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辉煌历程,以及中国金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它为这个历史性进程培养了大批的高端金融人才,这为改革开放重要支撑力量的特征事实所见证。所幸我能为在这样的历史发展中贡献微薄之力,作为这一宏伟事业中的一名成员而倍感骄傲与自豪,倍感欣慰与欣喜。

此时此刻,我心里很忐忑,很感诚惶诚恐,因为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但仍然给我这么大的荣誉,我理解为是对我的关爱、鞭策与激励。明年七月我将步入八旬,身患11种疾病,眼睛也只能看清一米以内,整个会场对于我来说就是茫茫一片,听力也丧失三分之二了,这是万物生长的规律,泰然处之便是。但我还要继续奉献,一些事还没做完,还有八位博士生没有送出去,《白钦先集》已出了七卷,最后一卷第八卷正在准备中,书名已经想好,叫作《人有道术亦有道》,这是在回顾与总结,在舍弃与抽象,在探寻那根源背后的根源。我会很努力,但是很微薄了,作为我对我们民族、我们国家、对领导与一切关爱我的人,对我的学生兄弟与朋友一贯以来对我的培养教育支持与包容的最后的感激与敬意。

人生是短暂的,竭尽全力也只能是沧海一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伊是弹指一挥间。过去一年来在病床上挣扎,但仍有较多的时间思考,也有时间回顾。但极端地说这种思考与回顾是断断续续的,因为当白细胞低于2000的时候,人会陷入昏迷或半昏迷,再没有力量思考,这才顿悟到自然辩证法那铁一般的规律,就是物质的力量必须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精神思想力毕竟是需要物质的力量来支撑的。这一层我是在严重的疾病昏迷中才体会到的,这就叫作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我这一生不当官、不经商、不炒股,只做一件事,就是教书育人,一次冷静选择终身无怨无悔。一生只做一件事要做好也仍然不容易,我这一件事就是从事金融事业高级人才的培养教育,相应的科学研究和对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进程能做的微薄贡献。就这么一点点,也需要用毕生精力。概括一下这几十年,用一句话说就是“胸怀一个中心,秉持坚持三个基本点不动摇,最终实现两个终极目标,谓之我人生的‘132’历程”。

胸怀一个中心。这个中心,这个圆心、原点,这个出发点就是爱国爱民、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就是对她无比热爱、无限忠诚,就是始终如一、不离不弃,就是对她坚持不懈、坚定不移,从始至终无论何时何地、困难与顺利、成功与失败都毫不动摇,就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仅举一例,1990年我和刘亚先生到美国两所大学做访问学者,在回国前夕,恰遇当时的美国总统发布总统令,宣布“凡1989年6月4日至1990年6月4日期间在美国的中国人都可以获得美国绿卡,且办理有关手续所需的几百美元手续费也一律免收”,云云。对一些人可能是千载难逢之良机,我们俩人却不屑一顾,毫不动摇,按时回国。我们有这种自信、有这种底气,他日只要有需要,我们还会再来,但不能以谩骂与诽谤自己的祖国为代价而长期留在美国,这就叫作人各有志。

秉持坚持三个基本点不动摇。一是秉持哲学人文发展理念不动摇,这是做人做事的底色与底线,也是做人做事的价值观认同。就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就是高度尊重人的或人类的生存延续与发展的本能、本性与本心,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欲望与需求,高度尊重人民的生存权、受教育权、知情权和发展权。我们是学习研究金融的,古往今来,交换、货币、信用从而金融归根结底都起源于人的本能本性与本心,以及他们的欲望与需求,金融为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而生,并非源于什么利润最大化和对资本的垄断,金融应该为最广泛的大众竭诚服务而非极少人投资收益独享的工具。

二是坚持几十年理论创新不动摇。可以说创新就是我的生命,是生存工作的动力与源泉,是一种激情与愉悦,并不是创新本身。逆向思维可能是我思想的一个特征,就是大胆探索、无拘无束地奔驰,就是不崇洋、不迷信、不固守成规,但并非哗众取宠的标新立异。当然我的创新领域集中在同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为国家改革开放服务的相关领域,尤其是思想和理论领域,其特点有二:一是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即开始的理论创新活动,一直至今;二是原创性、系统性和系列性的创新。

三是坚持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四结合四统一不动摇。这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不是胡思乱想造出来的;也是吸取了中国古代工匠艺人带徒弟的办法,即言传身教,动眼动脑动手,用心用情用行,不间断、不拘泥。随时随地尤其在科研实践中或指点迷津、或拨乱反正,或捅破一层窗户纸、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深度参与其中,逐步琢磨、推敲、体验与体会,从中找到乐趣、找到感觉、找到自我,这是一种取精华去糟粕的扬弃。在我看来这四者简直就是一回事,是一件事的不同侧面与阶段,只不过教学、科研是手段,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是目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统一。

上述坚持三个基本点不动摇,不是三回事,是一回事,是既具体又抽象、既静又动、既思考又实践的一个过程。是渗透在我一生中的各种活动行为中,教书育人、服务社会中,文章与讲演中,这一切行为的始终。

实现两个终极目标。一是为强国富民、利国利民贡献正能量;二是作为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我的职业与专业,有我特别关注的领域,就是万众一心、殚精竭虑,一生追求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这个人就是不怕鬼、不听邪、不怕洋人,在这里我举一个事例。在2008年“亚洲经济体与美国次贷危机国际会议”上,我代表中国学者做主旨讲演时,谈到当时国际上炒得火热的一个假议题,即他们认为中国出口得多、进口得少,因此才会积累两、三万亿美元的高额外汇储备,他们可怜兮兮地说他们是受害者,中国是加害者。针对这一论调,我说中国是有许多钱,而且也想花钱,但愁啊愁啊,愁什么?我们有钱花不出去。为什么?因为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不卖给我们需要的东西,即高技术产品,他们只让我们买他们的剩余农产品、一般机械产品,汽车与民用飞机,以及妇女高级化妆品,男士伟哥、还有医疗垃圾,只让中国人坐美国飞机吃美国转基因大豆,我说没门儿。我说是发达国家他们对中国实行的高科技贸易保护主义造成了这一恶果。这是问题的本质,中国的高外汇储备只是一种歪曲了的表象。美国才是真正的加害者,中国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当时有欧盟和德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官在场,我原以为他们会不那么高兴,可没想到午宴的时候,会议中方主席迟福林先生打电话给我,说我的讲演引起了强烈反响,欧盟与德国外交官向中方主席表示,希望有机会在北京能同白先生继续讨论这一问题。我觉得我敢于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把握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我是尽可能的,只要有一个场合,有一个舞台,我就会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奔走呼号、不遗余力。

上述我人生的漫漫历程,胸怀一个中心是出发点;坚持三个基本点不动摇,更具专业化、具体化、实践化,是内容与坚守;实现两个终极目标是归宿。上述“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目标”三者是彼此紧密联系的,顺势前后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因果相连的。为此无怨无悔、矢志不渝、粉身碎骨、死而后已。这就是我个人一生的追求与我们民族圣神使命的高度统一。

最后我想说,任何个体,他的生命、他的活动时间范围总是有限的,所以我总有一天迟早会离去,但是我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的前途,对她的崛起、繁荣与富强,对我们的年青一代,充满信心、充满希望!谢谢各位。

作者简介

白钦先

白钦先,男,汉族,1939年出生,山西太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资深经济金融学家,全心全意、无怨无悔的教育家。自八十年代初以来,白钦先教授长期担任辽宁大学金融保险系、国际金融系副主任,国际经济学院副院长,现为辽宁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际金融专业博士研究生主任导师、曾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还曾任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特聘教授,任聘博士生导师和金融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太平洋盆地国家财政金融会议国际学术评审委员会中方委员,亚太金融学会(国际)中国理事,国家教委“八五”、“九五”社科规划经济类项目评议组成员,全国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组成员,国家“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评审组成员,教育部国家重点科研基地专家评审组组长,同时兼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上海东方教育中心顾问,长期担任中共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及中共沈阳市委、市政府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白教授在教育战线工作的四十年间,发表论文三百余篇、出版专著四十余部、主讲专题报告三百余场,培养博士、博士后百余名,在金融教育教学、金融学科建设、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基础理论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鉴于上述卓越贡献,白教授荣获首届“中国金融研究杰出贡献奖”和2017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