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国产大飞机供货,老牌高端装备制造商拿下数亿融资

深耕特种玻璃四十年。

|吴若瑜

编辑|袁斯来

来源|硬氪

封面来源|企业供图

硬氪获悉,近期深创投新材料基金完成对江苏铁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锚科技”)的数亿元C轮投资。本轮融资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线的战略布局与核心技术攻坚,重点投向航空领域、透明陶瓷等“国产替代”核心项目。

自2023年国产大飞机C919首航成功,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更多的国产大飞机交付使用,带动了产业背后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公司发展,也显露出更多本土制造商的实力。据了解,C919大飞机、C929洲际客机上的机舱舷窗玻璃就是由“铁锚科技”提供。

“铁锚科技”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国产高端装备透明安全件制造商,产品主要应用于六大领域:一是汽车用安全玻璃及天窗总成;二是轨道交通用安全玻璃及侧窗总成;三是飞机用安全玻璃及其他特种安全玻璃;四是船用特种玻璃及总成;五是核退役及后处理装备;六是新材料及其他特种材料。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中国中车、今创集团、康尼机电等企业。2024年年收入超20亿元。

铁锚的产品不同于普通玻璃制造,应用在航空航天、高端医疗、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透明部件需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和特殊材料技术,以确保极端条件下的性能,制造工艺高、研发难度大,属于玻璃的深加工阶段。

目前,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玻璃深加工比率达到了80%以上,我国的玻璃深加工比率仅为40%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60%、发达国家超过80%的玻璃深加工比率相差较多,多个应用场景依旧依赖进口。因此,加速国产替代进口、实现高端装备透明安全件自主可控成为行业的关键命题。

在轨道交通领域,2006年应国家和市场需要,铁锚承担了研发新一代高速列车前风挡玻璃的任务,成功推出多速级的玻璃产品,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的局面。公司介绍道,铁锚现已占据国内轨交市场头部地位,营收和利润稳定增长,像动车高铁板块,铁锚在前挡风玻璃的市占率约70%左右,侧窗车窗玻璃大约50%。并且,公司还是世界上商业运营时速最高的动车组列车CR400系列标准化动车主要供应商。

轨交业务的海外市场也展现了巨大的增长潜力。根据IRJ公布相关数据,全球铁路市场的体量已突破2000亿欧元大关,预计在未来五年,将以每年4.0%的速度迅猛增长。铁锚轨交领域的产品现已成功出口至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巴西等二十余个国家,并成为了西门子、阿尔斯通两大国际主机机厂的核心供应商。

在航空领域,铁锚的产品覆盖了大飞机整机和舷窗玻璃。民航板块处于国内头部,铁锚不仅参与C919、ARJ等国产飞机玻璃的研制,还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建立了结构冲击力学联合实验室,目前是中国商飞指定的鸟撞试验基地。“航空玻璃的研发周期较长,铁锚与飞机主机厂的紧密合作关系建立较早,形成了较深的客户绑定。该周期通常需要8-10年,这使得其他厂商难以迅速介入产品开发。”铁锚科技表示。

另外,铁锚自主研发的低传热率、低透热率、高透光率的船用玻璃,突破高端船用玻璃的国外垄断,推动船舶板块营收的快速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玻璃轻量化、智能化趋势,声光电等功能集成成为公司业务的增长方向。

“铁锚科技”还同多家eVTOL领域企业确立了合作关系,公司认为,“eVTOL领域技术瓶颈较多,除了复合材料、电机、电池、飞控和芯片等核心技术发展不足,续航和轻量化挑战大,适航取证困难和基础设施不完善也阻碍了商业化运营。铁锚具备制造飞行器关键透明组件的能力,参与研发设计,提供技术支撑。随着低空经济发展,铁锚有望成为该产业链上游的关键供应商。”

后续,铁锚将推广透明新材料的市场应用以及航空座椅的国内生产与国际化销售。硬氪了解到,公司研发的YAG透明陶瓷于2024年实现了1.2米×0.8米的工程化生产,创下了全球最大透明陶瓷材料的纪录。

产能方面,“铁锚科技”拥有的标准厂房面积共计50万㎡,具备年产1500万平方米安全玻璃及其配套总成的生产能力,年产产值可达40亿元。

“铁锚科技”现已攻克轨道交通、航空、智慧、天窗玻璃等12项核心技术和5项卡脖子技术,实现了核电装备热泵系统等4个国内首台套,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研发体系完善,每年的研发费用投入占到收入的10%,具有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国家级联合实验室,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公司表示,庚辛资本中国将在后续融资中担任长期战略财务顾问。

投资人观点:

深创投表示:江苏铁锚是国内特种安全玻璃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以来专注于特种安全玻璃深加工业务,近年来更拓展了核退役及后处理装备市场,产品管线涵盖轨交、汽车、航空、船舶、核等领域,积累了一批优质的客户资源,行业准入门槛高,抗周期和抗风险的能力强。公司历年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近10%,前瞻性布局多种新材料及技术,并在产品设计仿真、特种玻璃工艺管控、机械加工和电子设计、模检具制造、产品性能测试等方面构建了全面的能力,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平台型的高端制造企业。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