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6月26日上午,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思政育人项目标志性成果发布会在学院南路校区举行。校长马海涛,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研究生工作处处长周学军,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张慧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副总编辑高进水等出席。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院长白彦锋主持活动。
发布会现场,研究生思政育人项目标志性成果——《“百县千村”高校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报告》《我在中财大听讲座》《研究生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第二辑)》等系列新书揭幕。其中,《“百县千村”高校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报告》从“财经人·济世路”乡村振兴研究生服务站项目历年实践成果中,挑选收录35篇调研报告,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板块进行梳理,为高校赋能乡村振兴和提升“大思政”育人实效提供经验参考。《我在中财大听讲座》汇集了2024年部分研究生课堂嘉宾来校讲学的内容,涵盖经济、管理、法律、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既有一线教师潜心研究的前沿成果,也有业界专家行业探索的实践经验,极大延展了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研究生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第二辑)》汇集了2023年以来学校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优秀成果,由31篇教学案例组成,教学案例依托学校研究生层次核心课程,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较好地实现了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马海涛表示,学校聚焦教育强国“六大特质”和“八大体系”,大力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融通创新,新书发布正是我校扎根中国大地,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案例,切实推动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举措。他强调,“十五五”期间要结合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情况做好规划部署,高质量夯实育人成效,在研究生教育的新征程上深入推进“两个结合”,持续推动财经学科标识性概念与原创性理论的研究深化和实践转化,将研究生实践调研成果转化为原创性报告和数据库,持续形成标志性成果。
周学军充分肯定了新书成果在贯通教育链、创新链与服务链上的突破,他鼓励同学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张慧东表示,服务站项目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活力,更为全国高校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高进水表示,中财大思政育人成果凝结了中财大师生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实践领域的探索,彰显出中财大师生强烈的报国之心和强国之志。
研究生实践优秀指导教师、会计学院陈运森教授在发言中勉励同学们走好长征路,推动研究生思政育人工作再启“新长征”。研究生院院长白彦锋宣读 2025 年度“财经人・济世路”主题实践项目团队名单。
学校将继续深化研究生思政教育改革,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引导广大研究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增长本领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的中财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