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别告诉你爸爸。”继父周建国弯下腰,偷偷往我女儿手里塞了个红包。我站在门口,透过玻璃看着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
八万块钱的份子钱我都出了,还能在乎他给孩子几百块钱?
可当女儿打开那个红包时,我整个人都愣住了。里面的东西,让我对这个男人的所有印象都被彻底颠覆...
01
父亲走的时候,我刚满二十五岁,女儿才三岁。那时候母亲四十出头,一个人拉扯着我们,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我每个月给她一千五百块钱生活费,她总是说够了够了,其实我知道不够。可我自己也是刚毕业没几年,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来,能给的就这么多。
母亲一个人守了五年寡,我以为她会这样过一辈子。没想到去年春天,她突然跟我说,有个人在追她。
“什么人?”我当时正在公司加班,电话里的声音很急躁。
“就是...小区里的周师傅,修水管的那个。”母亲的声音很小,像做错了什么事。
我记得那个周师傅,四十多岁的样子,个子不高,皮肤黑黑的,看起来很老实。母亲家里水龙头坏了,电灯不亮了,都是他来修。我见过他几次,总是笑眯眯的,说话很客气。
“妈,你想清楚了吗?”我没有直接反对,但语气里明显带着不赞成。
“我也不年轻了,一个人过着也挺孤单的。小周人不错,对我很好。”
我知道母亲是在征求我的意见,但我实在说不出同意的话。父亲走了才五年,她就要嫁给别人,我心里堵得慌。可是理智告诉我,母亲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我不能自私地绑住她。
“那...那你高兴就好。”我最终还是这样说了。
母亲似乎松了一口气:“小周说想见见你,这个周末你有空吗?”
那个周末,我带着女儿去了母亲家。周建国已经在那里了,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见到我们,他赶紧站起来,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才伸过来。
“你就是小林吧,你妈总跟我提起你。”他的手很粗糙,握手的时候有些紧张。
我礼貌地应了一声,然后就坐在沙发上不怎么说话。女儿倒是很活泼,围着周建国转,问这问那。他显然很喜欢小孩,耐心地回答着女儿的每一个问题,还变着法子逗她笑。
那天的午饭很丰盛,都是周建国做的。红烧肉、糖醋排骨、清蒸鱼,还有我爱吃的麻婆豆腐。
“小林,尝尝这个排骨,是按你妈说的口味做的。”周建国给我夹菜,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
我吃了一口,确实很香,但我只是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饭后,母亲去洗碗,周建国坐到我旁边,有些局促地说:“小林,我知道你心里可能不太接受我。但是你放心,我会好好对你妈的,绝对不会让她受委屈。”
“希望如此。”我的回答很冷淡。
他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母亲经常在电话里提起周建国。说他给她买了新衣服,说他学会了包饺子,说他晚上陪她看电视。我听着,心里总是不太舒服,觉得她好像忘了父亲似的。
订婚那天,我包了五千块钱。母亲说太多了,我说这是应该的。其实我心里想的是,这钱就当买个心安,以后我对她的责任就少了一些。
02
婚期定在去年的十一月份,一个很普通的周六。母亲没有大办,就在酒店订了两桌,请了一些亲戚朋友。我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份子钱,想着怎么着也得包个像样的数目。
最终我决定包八万块钱。这笔钱对我来说不算小数目,但毕竟是母亲结婚,我不能让她丢脸。而且说实话,我也想用这笔钱来表达一种态度——我尽到了做儿子的义务,以后她的生活就是她自己的选择了。
婚礼当天,我穿了一身正装,带着女儿早早到了酒店。周建国穿着租来的西装,头发打了发胶,看起来精神了不少。他见到我,走过来握住我的手:“小林,今天辛苦你了。”
我把红包递给他:“恭喜。”
他接过红包,掂了掂,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但他什么都没说,只是用力握了握我的手:“谢谢,真的谢谢。”
整场婚礼我都坐在角落里,看着母亲和周建国在台上切蛋糕,敬酒,接受大家的祝福。母亲穿着一件红色的连衣裙,脸上带着我很久没见过的笑容。周建国站在她身边,虽然有些紧张,但眼神里满含着幸福。
我承认,看到母亲这么高兴,我心里的芥蒂少了一些。但要说完全接受周建国,还是做不到。
婚后的头几个月,我很少去母亲家。偶尔打电话,她总是说周建国怎么怎么好,给她买了什么,为她做了什么。我听着,总是敷衍地应着。
春节的时候,我带着女儿去拜年。周建国忙活了一上午,做了一大桌菜。还特意给女儿买了新衣服和玩具,把她打扮得像个小公主。
“来来来,小宝贝,看爷爷给你买了什么。”周建国从房间里拿出一个大盒子,里面是一套芭比娃娃。
女儿高兴得直跳:“谢谢周爷爷!”
“叫什么周爷爷,叫外公。”周建国笑着纠正她。
女儿看了看我,我点了点头。她有些害羞地叫了一声:“外公。”
周建国听了,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他抱起女儿,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哎,我的好外孙女。”
那顿饭吃得很热闹,主要是周建国在逗女儿,给她讲故事,教她猜谜语。我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喜欢这个孩子,而不是在做戏给我看。
饭后,母亲拉着女儿去房间看电视,客厅里只剩下我和周建国。他给我泡了壶茶,然后坐到对面。
“小林,我知道你心里还是不太接受我。”他主动开口说话。
我没有否认。
“我理解,换了我,我也会这样。”他停顿了一下,“但是我想告诉你,我是真心对你妈好的。我这辈子没结过婚,没有孩子,遇到她,是我的福气。”
我看着他,这个男人的脸上写满了真诚。
“我不会要求你把我当父亲,我也没那个资格。但是我希望你能相信,我会照顾好她,直到我死的那一天。”
我点了点头,但还是没说什么。
03
从那以后,我对周建国的态度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也仅此而已。我们之间依然保持着一种客气的距离,像是两个不太熟悉的亲戚。
真正让我对他刮目相看的,是母亲生病那次。
那是去年夏天,母亲突然肚子疼得厉害,周建国连夜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
我接到电话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赶到医院时,手术已经结束了。周建国坐在病房外的椅子上,衣服皱巴巴的,眼睛里布满血丝。
“医生说手术很成功,再观察两天就能出院。”他见到我,赶紧站起来说。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因为工作上的紧急项目脱不开身,只能晚上去医院看看。每次去,都看到周建国在那里,要么在给母亲削苹果,要么在帮她整理被子,要么就是坐在床边陪她说话。
护士告诉我,他一直住在医院里,白天晚上都在这里照顾,连医院的饭都舍不得吃,每天就买个包子对付一下。
母亲出院的时候,周建国明显瘦了一圈,人也憔悴了不少。但他还是笑呵呵的,说没事没事,只要人好了就行。
那天我主动提出请他吃饭,他推辞了半天才同意。吃饭的时候,我敬了他一杯酒:“谢谢你照顾我妈。”
他连忙摆手:“这是应该的,应该的。她是我媳妇,我不照顾谁照顾?”
我发现,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里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坚定。
秋天的时候,女儿要参加全市的钢琴比赛。我工作忙,老婆又出差了,正愁没时间陪她练习。母亲知道了,主动提出让周建国来帮忙。
“他懂钢琴吗?”我有些怀疑。
“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学过一点,虽然不专业,但陪孩子练习应该没问题。”母亲在电话里说。
我半信半疑地答应了。没想到,周建国真的每天下午准时到我家,陪女儿练琴。他确实不是专业的,但很有耐心,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纠正,一遍一遍地陪她练习。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看到他们还在练琴。女儿弹错了一个音,有些沮丧。周建国摸摸她的头:“没关系,再来一遍,外公相信你一定能弹好。”
女儿点点头,重新开始弹。这次弹得很流畅,周建国高兴地鼓掌:“太棒了!我们小宝贝是最厉害的。”
女儿笑得很开心,我站在门口看着,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比赛那天,周建国比我还紧张,一直在后台转来转去。女儿最终得了二等奖,他高兴得像个孩子,抱着奖状看了又看。
“小宝贝真棒,回去告诉你奶奶,让她也高兴高兴。”他一脸的骄傲,就像这是他亲孙女得的奖一样。
那天晚上,我破天荒地邀请他们来家里吃饭。席间,女儿缠着周建国讲故事,他绘声绘色地讲着《西游记》里的情节,逗得女儿咯咯直笑。
我看着这一幕,突然意识到,这个男人已经不知不觉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他用他的方式爱着我们这个家庭,爱着我的母亲,也爱着我的女儿。
但即便如此,我们之间依然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距离。我会和他聊天,会感谢他的帮助,但始终没有把他当成真正的家人。
04
转眼到了今年春天,母亲生日。我带着女儿去给她过生日,周建国准备了一桌好菜,还买了个大蛋糕。
饭桌上,他给母亲夹菜,给女儿讲笑话,时不时地和我聊几句工作上的事。气氛很和谐,就像一个普通的家庭聚餐。
吃完饭,我们坐在客厅里看电视。女儿累了,靠在周建国怀里打盹。他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动作很轻很温柔,生怕吵醒她。
看着这一幕,我心里有种奇异的感觉。这个男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我女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晚上要回家的时候,女儿舍不得离开,一直粘着周建国。他蹲下身子,认真地和她说:“乖,跟爸爸回家,下次再来看外公外婆,好不好?”
女儿点点头,但还是有些不舍。
就在这时,周建国突然叫住了女儿:“小宝贝,过来,外公有个东西给你。”
他把女儿拉到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悄悄塞到她手里。然后弯下腰,在她耳边说了几句什么。
我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心里有些好奇,但也没太在意。毕竟长辈给孩子零花钱,很正常的事。
上了车,女儿拿出那个红包,好奇地问:“爸爸,我可以打开看看吗?”
“当然可以。”我一边开车一边说,“看看外公给了你多少钱。”
女儿撕开红包,然后愣住了。我从后视镜里看到她的表情,心里一紧,赶紧把车停到路边。
“怎么了?”我转过身问。
女儿把红包递给我,里面不是钱,而是一个存折和一张纸条。
我接过存折,翻开第一页,看到上面的数字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二十万。
户名是我女儿的名字,存款时间是去年十一月份,就是他和母亲结婚的第二天。
我颤抖着手打开那张纸条,上面是周建国歪歪扭扭的字迹:“给孩子的教育基金,别嫌少。希望她能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这是外公的一点心意,不要告诉你爸爸,等她长大了再说。”
我盯着那张纸条,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二十万,对于一个修水管的师傅来说,这几乎是他所有的积蓄了。而他,竟然默默地把这些钱存给了我的女儿。
我想起婚礼那天,我包的八万块钱,他接过时脸上惊讶的表情。我以为他是因为数目太大而惊讶,现在才明白,他或许是在想,这钱怎么还给我。
我想起这一年多来,他对我们的种种好,对女儿的疼爱,对母亲的体贴。我一直以为他是在刻意讨好我们,现在才明白,他是真心把我们当成了家人。
我想起他生病时独自在医院照顾母亲的身影,想起他陪女儿练琴时的耐心,想起他每次见到我们时脸上的笑容。那些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一丝虚假。
女儿在后座小声地问:“爸爸,这么多钱,是给我的吗?”
我点点头,声音有些哽咽:“是的,是外公给你的。”
“为什么要给我这么多钱?”女儿有些不解。
我看着窗外的夜景,想了想说:“因为他爱你,就像爱自己的孙女一样。”
回到家,我一夜没睡。我躺在床上,一遍一遍地想着这一年多来发生的事。周建国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在我脑海里重新播放。
我突然意识到,我一直在用有色眼镜看他,一直在心里抗拒着接受他。可是他,却从来没有因为我的冷淡而改变过对我们的好。他用他的行动证明着什么叫做真心,什么叫做家人。
05
第二天是周末,我早早起床,带着女儿去了母亲家。
开门的是周建国,他看到我们有些惊讶:“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有事想和您聊聊。”我说。
他让我们进屋,给我们倒水。母亲还在房间里睡觉,客厅里只有我们三个人。
我把存折拿出来,放在茶几上:“这个,我不能收。”
周建国看到存折,脸色变了变:“是小宝贝告诉你的?”
“她是孩子,藏不住话。”我说,“但是这钱太多了,我不能要。”
“这不是给你的,是给孩子的。”周建国认真地说,“孩子以后要上大学,要出国留学,都需要钱。我一个大老粗,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给点钱。”
“可是这是您的全部积蓄吧?”我问。
他没有否认,只是说:“钱留着有什么用?能帮到孩子,就是最好的用法。”
我看着他,这个皮肤黝黑、满手老茧的男人,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为什么?”我问,“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
他想了想,说:“你妈嫁给我,我就有了一个儿子,一个孙女。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我心里,你们就是我的家人。家人之间,不需要理由。”
我感到眼眶有些湿润,这个朴实的男人,用最简单的话语表达着最深刻的情感。
“我...”我想说点什么,但不知道从何说起。
“我知道你心里一直没有接受我,这也正常。”周建国主动说道,“我不奢求你把我当父亲,我也没那个资格。但是我希望你能相信,我对你们是真心的。”
我深深地看着他,然后缓缓地说:“对不起,这一年多来,我对您的态度不太好。”
“没事,能理解。”他摆摆手,“换了我,我也会这样。”
“不,您不会。”我摇摇头,“您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
他有些意外地看着我。
我站起身,走到他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您照顾我妈,谢谢您对我女儿的疼爱。从今以后,我们真的是一家人了。”
周建国赶紧站起来扶我:“别这样,别这样,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女儿在旁边看着,突然跑过来抱住周建国的腿:“外公,我也爱您。”
周建国蹲下身,把她抱在怀里,眼圈红了:“外公也爱你,我们小宝贝。”
就在这时,母亲从房间里出来,看到我们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怎么了?你们在说什么?”她走过来问。
我看看周建国,再看看母亲,说:“没什么,就是觉得我们这个家很温暖。”
母亲笑了:“是啊,有家的感觉真好。”
那天我们一家人一起包饺子,一起看电视,一起聊天。周建国不再小心翼翼地讨好我,我也不再刻意保持距离。我们就像真正的一家人一样,自然而温馨。
临走的时候,我把存折还给了周建国:“这钱我收下了,但是要以您的名义存着。等女儿长大了,她会明白您的心意的。”
他点点头:“行,听你的。”
回家的路上,女儿问我:“爸爸,我们以后还会经常去看外公外婆吗?”
“当然会。”我说,“他们是我们的家人。”
“真的吗?”女儿很高兴,“我喜欢外公,他对我很好。”
“是的,他是个好人。”我说,心里满含着感激。
06
从那以后,我们一家人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我会主动给周建国打电话,询问他和母亲的身体状况。逢年过节,我们会一起过。他有什么困难,也会主动告诉我。
我们之间不再有隔阂,不再有防备。他用他的真心换来了我们的信任,也让这个重组的家庭变得完整而温暖。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我没有那么冷漠,是不是我们的关系会更好一些?但是现在想来,这些似乎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最终还是成了真正的一家人。
周建国用二十万块钱给了我一个教训,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真心,什么叫做家人。这笔钱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数额。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也让我学会了去珍惜身边的人。
现在,每当有人问起我的继父,我都会骄傲地说:他是个好人,是我们家不可缺少的一员。而他,也总是笑着对别人说:这是我儿子,那是我孙女。
我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或许是假的,但我们的感情是真的。这份感情,比任何血缘关系都要珍贵,因为它是用心换来的,是用真诚培养出来的。
红包里的存折,现在还静静地躺在我家的保险柜里。但它的意义,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它提醒着我,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愿意把他的所有都给我们,只因为他把我们当成了家人。
而我,也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这个家,爱这个给了我们温暖的男人。
发布于: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