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19日电(李道国 袁艺丹)暑假期间,孩子写作业磨蹭、抱怨甚至抗拒的背后,可能不仅仅是学习本身的问题,还藏着与夏季高温交织的“热情绪”。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科副主任医师冉曼利指出,理解孩子抵触背后的多重因素,尤其是家长自身的情绪管理,是化解暑期作业困局的关键一步。
图为冉曼利接诊患者。马佳欣 摄
不只是“懒”,更是多重“情绪困境”
孩子抗拒暑期作业,绝非简单的“偷懒”,而是生理、心理与环境因素交织的复杂结果。冉曼利称,部分孩子可能面临智力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特定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或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这些内在挑战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任务难以完成,易滋生挫败感和排斥心理。
青少年学生专注力持续时间有限,抽象理解能力尚在发展,面对大量或复杂作业易感无从下手。夏季特有的高温烦躁感,更会加速消耗孩子的“心理电量”,放大无力感,加剧抵触情绪。消极的学校氛围、紧张的师生或同伴关系,可能将负面情绪“带回家”。而在家庭中,过于严苛的要求、高压的学习环境,叠加夏季家长自身易因天气产生的烦躁,容易让孩子感到压抑和窒息,更加不愿主动面对作业。
当心成为“火上浇油”的二次伤害
面对孩子的抵触,家长若情绪失控、斥责吼叫,看似立竿见影,实则隐患重重。
冉曼利表示,家长的愤怒、失望或冷漠,会让孩子陷入无助与孤独,加剧焦虑,损伤自尊,严重削弱内在学习动力。长期处于高压恐惧中,孩子对学习的抵触可能更深,甚至影响亲子关系。
“家长情绪失控虽不直接降低智力,却会严重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在焦虑恐惧中学习,大脑处理信息的效率会大打折扣,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受影响,学习效果自然下滑。”冉曼利说,尤其在炎炎夏日,家长的失控情绪如同“火上浇油”,让孩子的抵触心理愈演愈烈。
家长“情绪降温”与科学应对指南
化解暑期作业抵触情绪,家长需先做好“情绪降温”,再以科学方法引导孩子。冉曼利建议,与孩子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暑期计划,将大任务拆解为易完成的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给予及时肯定或小奖励(非纯物质),增强成就感和动力;每天安排至少1小时户外活动,既能释放压力、愉悦心情,也有助大脑发育;营养均衡,多食新鲜蔬果,限制高糖、油腻食物,避免血糖波动影响精力和专注力。
冉曼利提醒,若孩子出现持续低落、易怒、人际关系显著恶化、明显的学习/注意力障碍,且已影响正常生活,切勿拖延,应及时寻求儿童青少年心理科或精神科专业人员的评估与指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