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父留子」时代,单身妈妈们的生育冒险

​凌晨一点,酒店房间的闹钟响起,为了促成卵细胞最终成熟,小王打了最后一针。第二天,她将坐上一辆蒙着黑布的无牌车,去一个未知的地方取卵,“有一种到缅北的感觉”。

兔紫则早已度过了这个阶段。在北京气温飙升到38度的一天,她独自在工作室上了8个小时班后,赶到开放麦表演了五分钟。她必须排在第一个演出,好赶在下午六点前回家照顾孩子。她算过笔账,为了成为母亲,她已经花了40万,“就当给自己买了辆豪车”。

旗先生的女儿已经7岁。她们像朋友一样相处,女儿会抱着她的头说“妈妈我爱你”,“如果她问起来爸爸的事,我会告诉她事实。我希望她的内心强大充盈,不要活在别人的嘴巴和目光里。”

她们是自愿成为单身妈妈的。在传统婚姻生育模式逐渐松动的当下,有人远赴海外寻求更安全的保障,有人在灰色地带谨慎穿行。选择偏离传统框架,意味着更高昂的经济成本、隐秘的医疗风险和社会偏见,也意味着她们要独立承担养育新生命的责任和风险。

取卵前,为了让成熟的卵泡放松,妈妈们会打一剂“夜针”,然后计算好时间,躺上手术台。深夜里,她们独自承受着腹部蔓延开来的胀痛,这种感觉既私密,又迷人。毕竟是她们主动成为母亲,以自己选择的方式。

以下是她们的讲述:

“逛精子库就像逛购物网站”

​兔紫/32岁/北京

我的女儿9个月大了。30岁那年,我去美国做了试管。

我曾经交往过的人,都只能维持两到三周的亲密关系,后来我逐渐意识到,我对异性间的亲密关系需求不高。先结婚,再生育,这件事的顺序性,对女性是不公平的。女性的生育窗口期很短,那就意味着,大部分人需要在窗口期内找到合适的固定伴侣。如果想生孩子,还得赶着把婚结了。试错成本蛮大,风险也挺高。

但我理解的亲密关系,本身不是一件需要着急的事,它需要时间成长。我在美国的朋友有人50多岁才结婚,我觉得这还挺科学的,但生孩子肯定着急,到了四五十岁我肯定生不了了。于是我就想不如先把孩子生了,再慢慢学习亲密关系。

我不是特别喜欢小孩的人,也不是为了养儿防老,生小孩对我来说像是一个必须的人生经历。我是那种到游乐园一定要坐过山车的人,生育、养育的体验对我来说很重要。

我爸一开始听到我想单身生育的想法就很支持,我妈犹豫了一阵,她还是希望我走传统结婚生子的路,因为这样的路社会对齐感强,走起来轻松一些。但后来她发现我确实努力了,就是遇不到合适的人,慢慢也就理解了。

我行动力很强,决定要做之后,先去了解了国内机构。国内只有已婚且有生育困难的夫妻才能使用精子库,单身女性取卵做试管婴儿还处于灰色地带,它不受法律保护。我从国内机构了解到,我要被没收手机,然后坐一辆贴了膜的车到所谓实验室去取卵。人身安全、药物来源以及胚胎的保护,都存在风险。这些风险我都不能接受。

最终我决定去美国做。我之前在美国读过书,有语言优势,现在自己开工作室做设计师,工作也相对自由。万一出了问题,至少还有法律保障。我了解了一下,大约需要在美国待三四个月,我就顺便报了在美国短期的进修课程,申请了学生签证,2023年9月独自去了美国,一边上课,一边准备做试管。

到美国的第二天,正好是例假第一天,我就去找医生拿药,开始打促排针。取卵的过程是全麻,那天我请了一天假,结束后回家躺着,第二天就去上课了。但取卵后容易有腹水,腹部会痛,疼痛程度比痛经要更难受一些,那天我一直弓着腰上课。

之后就是胚胎培养,一共培养成7个囊胚,4个女孩,3个男孩。我选择了女孩。我在开放麦讲脱口秀的时候说过,之所以想要女孩,是因为希望临终前握着一位女性的手,而不是一个圆圆胖胖、除了啤酒肚外一无所有的中年儿子——这当然是段子,但我确实想要女孩,毕竟同性别养育起来会更方便。移植后一个月左右,我的课程结束,就回国了。

去美国前,我和父母花了一个月挑选精子。精子库很像购物网站,会提供对方婴儿时期的照片,多花钱的话,可以看到成人照片。其中包括对方的基本信息,和家族病史。上面还会有一些主观内容,比如护士的评价,以及对方对一些固定问题的回答。有个问题是,“你最喜欢自己的一点是什么”,如果对方的回答比较聪明有趣,是会增加好感的。

我没有太特殊的要求,就是想要深色头发和眼睛,数学好的——因为我比较喜欢数学,疾病和基因筛查肯定得没问题。其余就看眼缘。是不是西方人无所谓,但我确实没看上合适的亚洲精子。我妈会排除掉少数族裔,我爸对学历要求高一些,最终综合父母的意见,我选定了一位棕色眼睛棕色头发、有博士学位的美国人,他婴儿时期的照片可爱无比。

2024年1月,我怀着孕回国,一个人住,一个人开车上下班。我为此做出了很多改变:之前我每个月都要换一两次发色,准备取卵前一年我把头发染回了黑色;也不再做美甲、抽烟喝酒、熬大夜了;我本来每天都去跳舞,移植前后那一阵就没去了。感觉人生从未有过那么健康的状态,整个人精神很好,很明确地有了目标感,一下子生活也有奔头了。

一个人生娃也省了很多麻烦事。很多已婚女性会在怀孕中和产后,受婆媳关系影响,还要腾出时间来跟老公吵架,都挺耗费精力的。这些问题我不会遇到,所有决定都是我来做主。

兔紫用照片记录孕期的身体变化

孩子生出来以后,特别小、特别可爱,我觉得自己好像要拼尽全力去保护这么小的一个小人了。

我算了下费用,去美国上学、生活加上医疗费,一共花了40多万,纯医疗费用的话大概有20多万,其中买精不到两万。我就当作给自己买豪车了。买豪车才能开多少年?但陪伴一个人成长还是挺有意思的。

我对社会认同感要求比较高,很难在不工作不产出的情况下生活。月子的第19天,我就去韩国出差了,出了月子直接恢复工作。刚开始那三个月很难,晚上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现在好多了,她开始戒夜奶了,我的生活工作也逐渐平衡。我每周去工作室三四天,由我父母和姐姐过来轮流帮忙看孩子,剩下几天我就在家办公,出去见朋友或者旅游上课,也都带着她。

刚出月子的兔紫抱着女儿

单身女性自己带小孩,在社会上其实是比较小众的群体。我也担心社会对我有恶意,以及小孩那么可爱,万一被盯上怎么办。我特别注意安全,几乎不在朋友圈发孩子的正脸照,也不在社交媒体暴露我所在小区的位置和照片细节,快递和外卖也都是放在门口再去拿。

我还担心小孩将来会因为混血而遭受偏见。混血太显眼了,我经常被陌生人问“小孩的爸爸是哪儿的人”,我一般都随便应付两句,或者干脆戴个耳机忽略他们。

我并不鼓励任何一个人主动成为单身妈妈,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首先你要有家人的支持、有相对自由的工作时间;其次是经济,一个人养孩子要面临的经济压力会大许多。拿我来说,目前生育费用大部分由我自己承担,父母资助了一些试管时期的费用。即使我现在早就恢复了工作,但跟之前一周上6天班、随时加班比,收入连原来的二分之一都不到。但我知道其实跟双职工或是正常的上班族比,可以既陪伴孩子,又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是十分不易的。我很幸运。

兔紫的朋友们给宝宝的二手衣服

怀孕期间,我关注过一些单身母亲的博主。她们会遭受网暴和谩骂,但我真的很感激她们,正因为她们的分享,大家对单身母亲的偏见少了一些。我怀孕时,跟朋友做了档播客,讲述自己生孩子的过程以及中间经历的焦虑和一系列问题,包括我现在去讲开放麦,以及出来接受采访,都是想消除一些偏见,给大家一些真实的参考和帮助,不要把这件事想得太简单,或太浪漫化。但它也并不是高不可攀,或者像某些偏见中的那么惨。

“有一种到了缅北的感觉”

​小王/36岁/重庆

今年4月,我独自去了C市。凌晨一点的闹钟响起,我在酒店打了收针——这是为了促成卵泡最终成熟。收针第二天就可以去做取卵手术。

手术时,有专车来接送,玻璃都贴了膜,前后排之间用黑布挡起来,里里外外什么也看不见。旁边有人陪同,不准说话。车开了一个小时后,我被送到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地方,里面设备齐全,上了手术台接受麻醉,一群人围过来给我动刀。

因为我的基础卵泡不多,不到10分钟就取完了。

整个过程我还挺紧张的,有一种到了缅北的感觉。我原本打算春节期间去泰国取卵,那边政策宽松,移植成功率也高,但当时刚好出了王星失联的事件,我就取消了计划。考察了国内的机构,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了比较近的C市。

打针那段日子比较恼火。我白天要去上班,下班后等人上门来打促排针,连续打了12天;早上上班前,要去医院抽血,查激素,中午还要再去查B超。我当时不敢让父母知道,也没告诉同事。打完针的地方会很胀痛,但我身边连个能聊天的人都没有,只能一个人生无可恋地躺着,然后自己消化。

打促排针那段时间,小王时常要去医院做检查

唯一能疏导情绪的是选精。促排前一两周,机构给了我一个APP,上门有几百个志愿者的资料,包括照片、学历、身高、血型、家族遗传病史等,里面高颜值高学历、可爱又年轻的帅哥不少。我先看眼缘,收藏起来,最终选定两三个差不多的,再分别约他们视频面试。

我选的都是高学历、身高1米8以上、年龄20出头的大帅哥。女性35岁以后卵子质量会断崖式下降,所以一定要选精子质量好的,如果对方年纪大的话,胚胎质量通常不会太高。最终,我选定了一位俄罗斯志愿者。

之所以选择混血,还有一个考量是,如果孩子是中国人长相,我会担心有人怀疑我私生活混乱。与其承受这种评判,不如一开始就大大方方说我是选精生子的。

取卵后,我开始跟家人沟通。我会分享一些单身女性生育的新闻给他们,试图引导,但长辈的思想已经固化,接受程度很低。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后,我直接说已经去取卵了,我的生育权我自己做主。

长辈的担心在于,一个女性突然生小孩,会被人质疑为“野种”——在国内,这种来自外人的目光和声音最可怕。但我身边“80后”、“90后”的朋友们,十有八九觉得无所谓,“与其经历丧偶式婚姻,还不如自己生一个。再说,有了男人也可能离婚。”

传统婚姻生育模式逐渐松动的当下,一些女性选择单身生育

35岁的时候,我突然觉得人生到了瓶颈期。我当时很焦虑,就开始利用所有下班时间复习法考,考过之后,对未来多了一点底气。正是因为自学了法律,我清晰地意识到生育权是属于女性的。我对婚姻和男人没什么期待,但开始想要一个孩子。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在世还有去处,将来父母老去后,剩下的只有孤独,那么也许我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我问过已婚的朋友们,在城市里养大一个娃,最基本的成本平均在60万到80万。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压力,我担心一个人承受不起,之前也考虑过找个生育搭子,还接触过几位男性——其中一个自称人在国外,向往自由,不希望被家庭捆绑,但也想要有自己的孩子。他提出将来生育的钱和养娃的钱都可以他来承担。但我转念一想,万一将来他把孩子带去国外了怎么办?我不想承受这种风险。

还有一个gay来联系我,提出可以假结婚,一起生个孩子,逢年过节带孩子回家见一下父母。我考虑到gay也会有自己的伴侣,将来孩子的抚养权和关系都会比较麻烦。

后来我慢慢想通了,养娃这件事,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养法。与其找个男人,还不如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志愿者。

人生还有很多可能性。我也在考虑找一个同样单身生育的女性做搭子,孩子们也能有个伴。大家想法都差不多,合得来的话可以一起养老。

现在重庆政策已经开放了,单身生育的小孩上户口没问题的,父亲那一栏空着不填就好。但我还是希望非婚生育方面的政策能进一步放宽,给想生的人一个机会,而不是通过地下渠道去获取。下一代小孩成长的年代跟我们不一样了,会选择单身生育的人可能越来越多,社会也应该更宽容开放。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下个月我就要去移植了。

“所有事都由自己掌控的感觉特别好”

​旗先生/40岁/新疆

33岁的时候,我突然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

当时我创业了好些年,事业发展得不错,之后又环球旅行了6年,去了二十七八个国家。回来之后,好像物质和精神得到双重满足的同时,一切都没有了意义。

好多人劝我结婚生子。可能我们这种生意人比较精于计算,我盘算了下,把时间花在处理婆媳和夫妻关系上,性价比太低,还不如拿去干事业。再说,结婚后我的财产就成了夫妻共有财产,风险也不小。

我之前在上海做过一个专门帮女企业家做商业辅导和情绪疏导的公司,见过太多案例。很多成功的女性,人生中的暴风雨都是丈夫带来的。她们每天像战士一样,又要斗小三,又得防出轨,还要养老公的私生子,同时管理家里的企业,照顾双方的家族。到了要离婚做分割的时候,财产被霸占、被转移的事不要太多。

这让我觉得婚姻性价比低,风险又高,还是算了吧。

跟我合伙的闺蜜也是同样的想法——没必要在婚姻关系里打转,可以有喜欢的人,可以不结婚,可以自己生孩子。我们四个人先后都去做了试管。

旗先生记录自己孕期的照片

我是33岁那年,在香港做的。选精子的时候,我选了一位身高1米78、做外交的男性提供的精子。选孩子生物学上的父亲和我自己择偶的标准其实有很大区别——谈恋爱我喜欢灵性比较高、出世的人;而选基因时,我选的是情商高、入世的人。

那是2018年,大家观念还很保守。胚胎移植成功后,父母几乎跟我断绝了关系,周围的亲戚、同事,甚至客户会私下说我“生活不检点”“弄了个野种”……种种质疑声一直贯穿到孩子两三岁。女儿一岁三个月的时候,我带着她回了趟老家。父母一见到小孩,态度立刻缓和了,完全接受了她,我们的关系也得以修复。

从她出生到现在,都是我自己带。我不希望别人带,否则就失去了生她的意义。我会带她上班,在办公桌旁边铺一块垫子,让她自己玩。刚开始,她每10分钟就要爬过来跟我要亲亲抱抱;到三四岁的时候,间隔变成了两三个小时。她甚至可以做我工作的润滑剂——有一次我跟客户谈判到剑拔弩张时,她跑过来,从包里掏出一颗糖,说“叔叔你吃颗糖,声音不要这么高”,氛围瞬间缓和了。

旗先生没坐月子,直接扛着女儿就去工作了

独立抚养一个孩子和婚内生育的感觉太不一样了,反正我是挺享受现在的状态的。也有人说两个人赚钱总比一个人要省心,但我不觉得。我从小带着女儿,把她一抱就是家,我自己抱着“家”坐在办公室,所有事情都由自己掌控,感觉特别好。

我累了的时候,就往女儿怀里一躺。她摸摸我的头,再抱抱我,我就浑身都有力量了。在女儿眼里,我是她最好的朋友。她每天都会夸我,这是我们的日常。她现在7岁了,而我一直单身。这个过程中,我也有异性间亲密关系的需求,但反而比年轻时更挑剔了。而且两个人一旦过了暧昧期,对方就开始有索取和立规则了,我立马感受到被束缚,想赶紧离开。

这种亲密关系跟小朋友带给我的爱是比不了的。

生孩子之前,我最担心的是小孩的心理状况。为此,我做了很多准备,学了育儿知识,包括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还专门考了加州大学的心理咨询师证书。我担心她在父爱上会有缺失,还给她认了好多个干爸爸。

我也会想到,她将来也许会面对一些质疑的声音。如果她问起爸爸的事,我会告诉她事实。我希望她的内心强大充盈,不要活在别人的嘴巴和目光里。现在她还没问过爸爸的事,不过我会主动对她进行性教育,说小孩是通过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形成的。

从5岁开始,女儿就开始跟我提想要个妹妹。我一直没同意。现在她7岁了,还在跟我提。我觉得她是认真考虑过了,那我也开始好好锻炼身体,试试看能不能再生一个女儿。

这样我们三个人,大家都会多一份爱。

我只希望女儿将来快乐、独立、有自己的想法。我能做的就是将她当作独立的个体,尊重她的想法。上一年级之前,她说不想上幼儿园了,我说那就不上,最近她又不想去学校了,说想骑马,我给她请了两个月假,我们就去骑马。

旗先生和女儿

她不想去上学有自己的理由。前段时间,学校里有个男孩摸了她的屁股,她告诉了老师,但老师只是批评了小男孩,之后就没再管了。女儿回家之后特别不开心。我问她,你觉得这件事是谁错了?她说,老师错了,没有给同学做儿童性教育,也没有进行严厉的批评。我问还有谁错了?她说,男同学错了,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犯罪行为。我接着问还有谁错了?她说同学的家长错了,没好好教育他。我继续追问下去,她说学校也有错,没管理好老师,教育局也错了,没监管好学校。

我最后问了一句,你觉得你有没有错?她坚定地摇头,说自己是这件事情的受害者。

我当时就觉得,谁说单亲家庭养出来的小孩心理有问题?她的认知比很多成年人都健康——我跟朋友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对方问,是不是因为你家小姑娘长得漂亮?我当场发脾气了,别人漂亮也能成为犯错的原因吗?

确认女儿的心理状态没问题后,我报了警,将治安大队的律师、负责青少年教育的人,还有公安、学校警务站的人,都一起叫过去,当场录像,最后立案了。学校打了好多电话,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根本不跟他们谈。

整个过程女儿都清楚,包括在警局里做笔录,回忆当时的情景,她都一点不害怕,描述得清清楚楚。我在通过这件事,教她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她保护自己的方式。

发布于:北京

上一篇:育儿补贴政策落地,豪悦护理迎来发展红利期
下一篇:育儿补贴线上线下同时办理,各地政府还能叠加奖励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