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卡皮巴拉
“丑角也是角啊,能让人记住就行”
在八十年代美女如云的香港,她的颜值根本排不上号。
四方脸,大嘴巴,高颧骨,五官各有各的想法,拼凑在一起丑的出奇。
光鲜亮丽的女主角戏份从来不会轮到她的头上,所以她只能在“龙套圈”里打转,不是演疯婆子,就是演牙尖嘴利的老妈妈和令人厌烦的碎嘴邻居。
一生演了200多部戏,全是市井小角色,因此观众给她封了个“丑角皇后”的称号。
她就是香港演员——余慕莲,一个华仔和星爷提起都会毕恭毕敬的人物。
人丑不代表心灵丑,戏外的余慕莲,是真的让人敬佩……
皮球般的童年
别看余慕莲在演艺圈已经活跃了半个世纪之久,但她还没从演过主角,就连走上演艺之路,也是她拼尽全力争取来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余慕莲出生。
她的母亲是香港有名的艳星——邓美美。
但因为父亲接受不了母亲的工作,母亲也忍受不了父亲的贫穷,家庭分崩离析。
从那时候起,她就成了皮球,被母亲和父亲踢来踢去。
母亲对她,完全没有母爱可言。
小小年纪,就把当成苦杂役使唤,烧水做饭打扫卫生都是她来干。
没钱花了,还让她出去找人借钱。
到了上学的年纪,也不让她出去上学,让她待在片场的化妆间给人家递东西,端茶倒水。
11岁那年,她才开始读小学。
可刚读完小学,又被妈妈赶着去打工赚钱,去百货公司做了售货员,完全没有自由。
在外边生活租房子,为了省钱还要和别人合租房主的客厅,一群人整天挤在一起抢厕所。
白天在外边受人欺负,挨骂,晚上回家还不能好好睡觉,每每想到这里,余慕莲就忍不住落泪。
她说:“我是个被抛弃的孩子,没有人爱,只能靠自己”。
可她不甘心自己一辈子就在百货大楼介绍货品,她喜欢表演。
所以,她利用下班时间去学习了话剧表演。
靠着坚强的毅力和对表演的揣摩,最终被华兴唱片公司招入麾下,派往东南亚等地巡回演出。
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余慕莲就辞去了百货公司的工作,正式成了一名演员。
可这份工作并不好做……
丑角也能闪闪发光
年纪还小的她,在戏里不是演女儿,就是演妹妹,但不论在戏里戏外都是被欺负的角色。
因为在美女如云的演艺圈,余慕莲的长相实在登不上台面。
娱乐圈都是看脸说话的人,余慕莲不仅拿不到有份量的角色,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不屑地跟她说话。
最苦的时候,她甚至要捡别人不要的盒饭吃。
因此,她经常默默蹲在角落,看别人演戏,揣摩表演的方法。
既然上天没给自己演女一号的机会,那就把配角发挥到极致。
可现实是残酷的,有时候好不容易求着骂声连篇的导演给了自己一个角色,转眼导演就能换其他人来演。
这种绝望,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懂的。
而她,在这种环境中,一坚持就是19年。
好在,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终于等来了丑角的希望之光。
36岁那年,她终于凭借《香港七三》中的“卖鱼妹”一角被观众熟知。
自那之后,香港导演但凡是需要抽角色,第一个联想到的一定是她。
她不怕演丑角色,她只怕自己没有用。
周星驰的电影《整蛊专家》中,她扮演富婆朱太太。
一头卷发搭配略微夸张的妆容,手里捏着烟卷,戏份不多但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喜剧之王》中,她的角色是龙套演员。
“导演,我还能再来一条吗”?
这句话,不只是剧中人物的台词,也说出了余慕莲的心声。
《审死官》拍摄现场,她完全融入老鸨一角,给梅艳芳吓到失语。
拼命工作的时候,也曾有男人对她嘘寒问暖,想要载她回家。
但她一一拒绝。
因为童年的伤害始终像根刺一样扎在她的心里,她不敢恋爱,更不敢走进婚姻。
赚了钱也不舍得花,住在香港37平的公屋里,墙皮掉了她就拿报纸糊上,冰箱里空空如也,家里倒是常年放着几包泡面。
她说:“一个人吃不了多少,省下的钱还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
这句话,真的不是说说而已,她真的这么做了。
尽所能,做慈善
2008年汶川地震,举国哀痛,社会各界人士接力做慈善,余慕莲也是其中一员。
她二话不说掏光了所有的积蓄,为汶川人民添砖加瓦,重建房屋。
得知贵州山区的孩子没钱读书,她连续10年匿名汇款。
校长千方百计才打听到,是香港的余阿姨在默默守护学校。
余慕莲却只说:“看到孩子们有书读,比我穿金戴银还要开心”。
她一生不婚,住在老破小,有人怀疑她把钱都用来包养男人了。
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做不出来这种事情。
2017年,余慕莲80岁,身体一向硬朗的她突然中风,半边身子都不能动了。
生病的消息一出,直接轰动了整个演艺圈。
更让人感动的是,粉丝们知道她无儿无女,自发轮流照顾她。
有人帮她修房子,有人帮她做复健,有人买菜做饭……
大家分工合作,将她照顾的妥妥帖帖。
余慕莲感动到落泪,没想到自己演了一辈子小人物,竟然有这么多人记着自己。
有人说她可怜,辛苦了一辈子也没享过福。
她说:“我有工作,能赚钱,还能帮到别人,不知道有多幸福呢”!
2020年,她因为肺纤维化入院,在ICU躺了好几天。
2021年春天,她又患上了罕见的血液炎,一度需要插管协助呼吸。
但这些病症都没有将她打倒,她很坚强。
2023年,余慕莲86岁,这一年她正式退休了。
香港电影界破例为她颁发了“终身成就奖”,拿奖时台下坐的都是香港有名的人物,都是当年金光闪闪的影帝影后。
她颤颤巍巍地走向颁奖台,捧着沉甸甸的奖杯说道:“我这种小角色,哪配拿奖哦”。
可是,如果没有她,香港的一大半电影将失去点睛之笔。
她在存在感虽然微弱,但又不可或缺。
2024年,87岁的余慕莲立下遗嘱,决定将自己名下的财产全部捐给慈善机构。
这一生,她看似什么都没留给自己,却又什么都留下了。
结语
皮囊再好看有什么用,上了年纪之后都是一样长皱纹。
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善心和宽大的胸怀才是被惦念的根本。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