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司长这句话,中国学者不爱听了

转自:长安街知事

一个国家强大,就应该被视为“挑战”吗?

一项技术先进,就必然会被用来制造战争吗?

9月18日下午,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分组讨论中,上述关于“战争形态演变对国际安全的影响”的问题一次次被抛出。人工智能(AI)、无人机、量子计算、外太空……新兴技术让战场规则不断被改写,但与会专家们反复强调:技术不是原罪,关键在于如何管控。

“大,不等于威胁”

北约伙伴关系和全球事务司司长克里斯蒂安·梅萨罗什在发言中说,近年来,中国首次被北约认为挑战北约的安全、利益和价值观

对此,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龙海在回答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提问时说:以兵强必霸的思维来看待世界的安全格局,本身是有问题的。强大不等于挑战或威胁。北约作为一个军事同盟组织,应该学会跟一个‘大个子’共同生活,而不是看到一个‘大个子’就认为他是威胁。

他补充说,避免误判的方法应该是更加共情和友好,理解对方的利益关切,而不是以扩张、不友好的方式去思考。

“同样的道理,AI是一项强大的技术,但关键看怎么使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技术并非原罪,问题在于如何管控,龙海说。

技术重新定义战场规则

在如何用好技术的问题上,与会嘉宾形成了基本共识。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武装力量关系部主任彼特·伊万斯指出,新兴武器的发展给平民带来的威胁愈加严重。他特别警示:乌克兰战争中,约80%的死伤与无人机相关。如果未来无人机发展为全自主武器,能够自主选择并攻击目标,那将极其危险。

亚美尼亚国防部国防研究大学副校长达夫特扬·阿塔瓦兹德则强调,战争已经扩展到网络空间和信息领域。无人机和AI降低了战争门槛,也加大了误判和冲突升级的风险。他提醒,国际社会必须高度警惕低成本、高破坏的武器扩散。

泰国前驻华副武官南塔希大校结合东南亚的经验指出,AI与信息技术的普及使中小国家面临严峻挑战。在泰柬冲突中,我们看到小型商用无人机迅速投入战场,改变了力量平衡,几乎每5天战局就会出现一个新变化。”

龙海分析了当前新技术推动的三种危险趋势:其一,灰色地带手段盛行,使战争边界模糊化;其二,战争门槛降低,非国家行为体也能轻易获取高技术武器;其三,非对称作战能力强化,强国可能以降维打击方式转移内部矛盾,制造地区动荡。

对此,他强调:霸权逼不来稳定,战争带不来安全,杀戮换不来和平,国际安全需要沟通协调和规则制约。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在场多位专家都提到一个关键词——“管控。从红十字会的保持人的控制,到亚美尼亚代表的防止误判,再到中方专家的稳妥管控危机,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如何被人类正确地使用。

这里没有唯一的答案,却留下了一个清晰的提醒:面对技术升级,世界需要的不是更多对抗,而是更多互谅和互助。

上一篇:华为云CloudRobo打破本体限制,驱动机器人在“云端无限进化”
下一篇:CEO因“地下恋情”被解雇、董事长提前卸任,大中华区多名高管也换人!百年食品饮料巨头今年怎么了?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